本月,貴陽海信電子光充一體化項目(一期)并網發電,每日發電量可達8700度,預計年發電量約145萬度。作為貴陽經開區推進“五優”改革中“優建設”改革內容,該項目滿足企業綠電需求,還降低了企業用電成本。
今年以來,貴陽經開區在推進“五優”改革中深入實施園區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著力完善生產性設施和生活性設施配套,對園區供水、供電、供氣等產業配套基礎設施進行提檔升級,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其中,在供電板塊,該區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需求,聚焦“電源、電網、電量、電價、配售電”五項改革(“五電”改革),加快實施新能源項目,提高清潔能源占比,優化能源供給體系,促進園區綠色轉型,不斷提升產業發展含“綠”量。
推進一項改革:
摸清產業需求 找準改革錨點
改革要精準,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摸清發展需求。去年以來,經開區深入園區走訪調研,了解企業用電需求,找準制約電力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
近年來,經開區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車“兩主一特”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電力需求呈現逐年遞增態勢。據統計,經開區2022年、2023年、2024年第二產業用電量分別達7.4億、8.5億、9.4億度,占全區總用電量比例逐年遞增。
數據顯示,近五年來,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電力消費量年均遞增4.7%。同時,調研組通過對工業企業用電成本摸底調查發現,部分企業存在用電成本較高的問題。
在電網建設方面,經開區待開發土地主要集中在花冠路、科技路(東段)、烏江路(西段)、六號路沿線。其中,花冠路、六號路沿線已配套建設綜合管網,具備電力通道,但需加強專線維護力量;科技路(東段)、烏江路(西段)等路段需增建電力通道。
在能源結構方面,經開區當前電力供應以傳統火電為主,新能源電源占比較低。雖擁有一批新能源消納能力較強的企業,但存在部分工業企業對碳達峰、碳中和認識不足、謀劃不夠的問題。同時,經開區擁有大量屋頂資源,具備實施“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優勢。
奔著問題去,才能改出成效來。在深度調研的基礎上,經開區正在編制電力保障專項規劃。該規劃將科學預測電力需求,合理布局電源點和電網設施,滿足企業不斷增長的用電需求;引導電力行業合理投資建設,優化電源結構和電網布局,提高市場化水平;合理配置電源,加快優化能源結構,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創新一套機制:
打通服務堵點 加快改革步伐
貴陽海信電子光充一體化項目(一期)在推進過程中,曾在購售電協議、調度協議簽訂等方面遇到難題,經開區積極對接供電部門,分別在兩周內完成購售電協議和調度協議簽訂,并及時協調供電部門調度互感器為企業完成安裝,實現并網發電。
該項目的快速推進,得益于經開區制定的跨部門協同機制。為推進“五電”改革,經開區建立了“1+4”服務機制。
——“電”的保障綜合服務機制。該機制的建立實現了多部門信息共享、問題收集和解決,通過多能互補能源結構優化和全周期用電服務協同,構建電價競爭力強、供電可靠性高、企業用能靈活的智慧電力服務體系,助力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
——“電”的保障綜合服務聯席會議制度。通過聯席會議,研究分析經開區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情況,以及影響電力保障的重要事項,提出重點工作和年度安排,推動相關單位協同配合。
——新能源布點和接入服務協調機制。通過召開協調會議,及時解決新能源項目布點和接入電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招商引資與用電服務跟蹤同步機制。推動招商項目信息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共享,用電服務提前介入、建設過程跟蹤服務和運營階段持續服務,保障企業用電;將配電網未覆蓋建設地塊納入規劃編制重點研究范圍,組織謀劃配電網項目。
——電力市場化交易政策對接服務機制。加強政策宣傳對接服務,鼓勵引導企業參加市場化交易。由供電部門梳理提供轉供電主體名單,市場監管部門跟蹤監管,確保轉供電主體嚴格執行電價政策。
通過打出一套機制“組合拳”,切實提高改革實效。今年以來,通過“電”的保障綜合服務聯席會議制度,發現問題3個并全部解決;通過新能源布點和接入服務協調機制,建成3個分布式光伏項目,推動多個項目順利開工;通過電力市場化交易政策對接服務,加強轉供電監管,發現兩家企業違規加價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同時,通過招商引資與用電服務跟蹤同步機制,梳理配電網項目14個,其中10個擬爭取納入“十五五”電力規劃。該機制實現部門共享招商項目、用地資源、電力負荷等信息,目前,經開區已根據項目建設用地情況,提出建設關鍵電力通道1條,保障沿線企業、招商項目和小區用電。
實現一個目標:
優化能源結構 促進綠色轉型
“五電”改革實施一年多來,經開區電網建設持續推進,能源結構持續優化,企業用電得到進一步保障。
通過電網改革,經開區全過程保障企業用電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目前,該區根據企業項目分布情況,已謀劃配電網項目10個,線路總長度31.7千米;謀劃電力服務保障能力提升項目1個,包括8個子項目,其中計劃新建專線4條、電力遷改4條、專線改造6條。
在改革過程中,經開區聚焦清潔能源占比提升,結合工業企業電量消納情況,實施了一批分布式光伏+儲能+充電樁一體化項目,為企業解決綠電指標需求的同時,降低用電成本,從電源端提高新能源發電比例,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優化能源結構。
為加快提高新能源發電比例,經開區引進貴陽廣發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設“光儲充能”智慧能源項目。該公司計劃分期在小孟工業園建設規模100MW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并依據企業用電需求配套建設儲能、充電樁和能源管理項目。
截至目前,經開區已備案“貴州云沃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光伏發電項目”“玉蝶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等光伏項目11個,已并網運行5個,已建成待并網1個,正在施工3個,其余項目正在積極準備。
按照項目實施計劃,經開區2025年分布式光伏項目裝機容量預計達40MW,2026年累計裝機容量預計達80MW,建成后年發電量約0.72億度,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發電比例,滿足企業綠色用電需求。
按自消納量達60%核算,到2027年,經開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可再生能源在電源結構中的綠電占比預計提升26%,企業用電成本將進一步降低,為零碳園區建設和“雙碳”目標實現貢獻經開力量。
責任編輯: 張磊